
大家都知道,孩子作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,因此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。
当孩子对上学感到厌烦时,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的引导了,由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好,父母需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。
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。
很多父母过度关注和溺爱孩子,每件事替孩子包办,一旦孩子离开父母的关注,就会变得没主见,不了解怎么样处置事情。因此,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我空间,并以平等的方法与孩子进行更多的交流,给予积极的暗示,鼓励孩子独立处置事情的能力。
打造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厌烦上学的孩子来讲尤为重要。
父母需要创造一个有益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。孩子可以维持好的注意力习惯,周围的环境也非常重要。父母在孩子学习时应尽可能防止进进出出、大声干扰,同时室内的光线也应该柔和适度,能够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。
帮助孩子切割他们的功课。
面对繁重的课本和习题,孩子可能不了解从什么地方入手,从而感到重压,产生厌烦上学的情绪。这个时候,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将任务分解为小目的,比如天天背十个英语单词,做二十个数学题等等。只须根据这个计划,孩子就能逐步学习常识,重点是要重视学习收获,而不只关注学习成绩。学会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,可以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热爱学习。
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,适合引导他们参加多种文化活动。
单调枯燥的学校文化学习会渐渐消磨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,从而致使厌烦上学的情绪。父母应依据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参加多种文化活动,这不仅能够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,还能让他们找到真的合适我们的兴趣喜好。
理解是共情的基础。
每一个不想上学的孩子背后都隐藏着一颗渴望被理解的心。孩子可能没办法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表达,或者已经表达过但从未得到“看见”。期望通过出格的行为引起父母的关注。这个时候,父母需要擅长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孩子。不论是孩子正常表达需要,还是试图通过行为来引起注意,都需要得到回话。准时回话,就算告诉孩子自己忙碌,待会再回复,都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,会被无条件接纳和关爱。
总而言之,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支持。通过培养孩子的独立性、打造好的家庭环境、帮助孩子切割任务、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、理解和回话孩子的需要,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厌烦上学的情绪,培养出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。